喝茶時,我們最關心它能沖泡多少次,因為這體現著這款茶的品質能夠持續多久。
一些茶“七泡有余香”,有的茶三五泡就沒味道,那到底什么樣的茶才算耐泡呢?
喝茶喝的是茶葉里面的內含物質。
茶葉的耐泡度,跟葉片的內環物質有著直接關系,內含物越多,越耐泡。
這些茶,更耐泡
01. 高山茶
大家都知道,高山云霧出好茶,在海拔較高,多云霧的山地環境,產出的茶質量屬上乘,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溫差。
新疆的哈密瓜和葡萄會更甜,就是因為當地的早晚溫差非常大,有“早穿棉襖午穿紗”一說。白天光合作用產生的養分,被夜晚的低溫保存下來。
茶葉也是一樣,日積月累,形成了比低海拔茶葉更濃厚的口感,香氣也會持續多泡,有層次。
02. 土壤肥沃,生態環境優秀的茶
茶葉和所有農作物一樣,依賴土壤的滋養,有機質豐富的土地,能夠讓茶葉形成更多的內含物質。
而且生態環境好的茶園,茶樹葉片纖維含量高,更強韌。
04. 古樹茶
這主要體現在樹齡超過百年的古樹茶,根系深,吸收的養分也更多,葉質更肥厚。
所以內含物質也就更多了,相比樹齡小,枝干瘦弱的茶要醇厚很多。
耐泡,還和沖泡手法有關
泡多少次算耐泡呢?
這和每個人的沖泡手法有關系,比如每一泡浸泡的時間。同一款茶給口感清淡的人泡,他可以泡十幾次,可給一個喜歡重口味的人泡,也許茶葉只能堅持七八次。
前三泡茶葉濃度逐漸上升,隨后達到最好的口感,再緩慢下降,最后剩下清淡卻依舊甘甜的味道。這個曲線持續的越久,就越耐泡。
茶葉的耐泡度是評判一款茶葉好壞的一個標準,它體現著品種的優良、生長環境的好壞,快來試一下你的茶能泡多少泡吧。